5月27日,在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线上社会,治理有‘数’”主题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发表了主题为“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推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演讲。在演讲中,单志广表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以“智能”“智慧”“数字”“数字化”为关键词的内容非常多,加起来超过了100处。这预示了“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智慧治理将进入改革突破、模式创新和成效凸显的深水区。
数字技术推动智慧治理,技术只是赋能
单志广介绍,现在进入了数字时代。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不同,社会的生产结构发生了深层次变化。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成为了新的生产力,数字或数据资源成为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资料。区块链是新型生产关系,云计算是生产工具,物联网、互联网,包括5G和6G是整个社会的“自然环境”,软件算法赋能千行百业,赋能各种各样的场景,正在重塑生产方式。
“今天的数字技术对社会治理,对城市演变的影响,本质上就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构、重塑、再造。”单志广说。随着智慧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下的物理社会和线上的网络社会高度地交织在一起。
单志广认为,现在业界炒得很火的元宇宙并不是概念炒作。它就是一个线上社会、信息网络空间的演进和拓展。随着技术演化、交互能力的提升,这个社会形态必然会走向一个交互更加高效、场景更加多样、业态更加多元的新时期。
“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半实体(半物理)和半元宇宙的社会形态”,单志广说。因为每个居民每天在网上消耗的精力越来越多,每人每天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达3.5小时,在微信上的时间超90分钟。有报道称,人类将有一半的生命消耗在信息网络空间。所以,未来的智慧城市一定要有三元空间的视角,也就是不仅包括物理意义上的城市,也包括线上的空间。
该如何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单志广建议,人们需要从思维、认识、思想和行动上与时代同频共振。比如智慧治理,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手段不先进,而是治理者否具备智慧治理的管理水平、是否设立统筹协调机制。所以,数字时代转型的本质是要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倒逼社会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公共服务模式、产业发展布局的重塑和重组。
重新思考智慧城市“为了谁”
单志广表示,在新时期,技术赋能的体现可以归纳为“五个+”和“五个驱动”。“五个+”就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移动通信+(现在是5G+),以及区块链+。这“五个+”将形成一个对各领域,全民性、全时段、全要素和全流程的覆盖,驱动智慧城市和社会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便捷化。
以“互联网+”为例,作为一种互联网加持的网络治理,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比如“一号一窗一网”“一网一门一次”“网上办”“掌上办”等。这些都是通过互联网连接社会各种要素,实现互联互通,促进社会治理和服务的便捷化,资源的均等化。“互联网+”通过流量驱动更好地实现管理、治理要素的互联。
与此同时,单志广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已进入到要以效益和效果为导向的深水区,需要重新思考智慧城市和智慧治理到底是为了谁,到底应该怎么做。如果初心错了,那么结果一定也是错的。所以,在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更加强调寓管理于服务、寓治理于服务的理念。
“十四五”数字化发展进入了深水区
单志广强调,智慧城市是一个大系统,要强调系统之间的关联协调,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到某些子系统建设上。事实上,决定整个系统能力的恰恰是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协调能力。
“智慧城市就像一艘航母”,单志广说。一个航母级系统一定要各系统间高度联动,作战系统、排水系统、指挥系统、信号系统和后勤系统等要高度协调;如果每个系统都自成体系,各自为战,就没有合成的战斗力,则不能称之为航母。所以,智慧城市需要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科学地开展顶层设计,要从全局视角出发进行整体谋划、资源匹配。
单志广建议,智慧城市在未来要更加尊重治理对象,包括治理载体的发展规律,即需要把城市当作生命体、有机体和智能体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通过技术提高智慧城市的治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使得城市的社会治理,比如疫情防控、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诊断、科学预判,并迅速响应。
“十四五”时期,数字化发展进入到深水区。智慧治理、智慧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回顾过去的智慧城市发展、治理方式的探索,单志广表示:“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强调数据要素的作用,实现向数据要智慧,向数据要治理,向数据要品质,向数据要优势。”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