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日上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办公室秘书处(以下简称“部际协调工作组秘书处”)在国家信息中心一层报告厅组织召开了“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论坛”第一期暨新型智慧城市评价研讨会(以下简称“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部际协调工作组办公室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主持。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刘勇调研员、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温锐松副处长、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孙维处长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出席本次论坛的包括淮北市、克拉玛依市、吉林市、保山市、七台河市、沈阳市、鞍山市、大同市、济南市、绵阳市、广州市、新余市、鹰潭市、常德市、嘉兴市、南通市、徐州市、南京市、开封市、包头市、宁波市、大连市、深圳市等23个城市的政府代表,以及泰豪、北斗航天科技、华为、中兴、泰华、腾讯、软通动力、神州数码、百分点、立得空间、亚信、华三、易华录、浪潮集团、国创科视等25个企业及联盟代表,共计100余人。秘书处副秘书长唐斯斯、推进组组长王威、研究组组长吴洁倩和副组长房毓菲等秘书处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调研员刘勇做了主旨演讲,介绍了部际协调工作组关于新型智慧城市的推进思路和工作上的初步考虑。
刘勇指出,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初衷是为了给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服务,让社会公众和企业能够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益处和幸福感受,为此应该让全社会的公众、企业以及地方政府都能够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来。中央部门要做的更多是营造环境、塑造规则,给企业公平的市场环境,给地方政府明确的发展目标,以及提出一个清晰、规范、可考核的方式方法,优化新型智慧城市的创新发展环境。下一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加强统筹,紧密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成效引导,通过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结和梳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提升我国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和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编制需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成效引导、注重客观规范。部际协调工作组以后将把年度评价作为一项工作机制固定下来。下一步发改委也将做好资源整合,将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移动物联网、双创等一系列工作和新型智慧城市工作充分统筹考虑。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卫锋教授介绍了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编制过程和内容。目前所有的评价指标均来源于中央部门推荐的指标,指标制定工作也和城市进行了紧密结合,并进行了初步验证。评价指标尽量突出成效、覆盖全面和客观量化,同时借鉴了国际经验。目前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城市建设的指标和成效类指标,同时增加了“市民体验”指标。
地方和企业代表就刘勇副调研员提到的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式思路及吕卫锋院长介绍的《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淮北市副市长朱浩东指出,淮北市从2013年启动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几年实践摸索,总结出智慧城市主要是便民、高效、开放和可持续,目前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在这四个方面也有很好地体现。但目前的评价指标主要是基于现状,还应增加对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即智慧城市除了投入以外,还应在盈利模式等方面有所体现。
济南市发改委总经济师杨永斌从两个方面对评价指标提出了完善意见,一是建议增加“产业布局的智慧化管理”指标,产业经济发展的智慧化体现在协调管理及合理规划,实践中政府也需有专门的规划来推动整个产业与发展布局的整合协调,这样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二是,建议在改革创新中增加对信用体系建设的评价。
宁波市智慧办副主任顾德道指出,此次会议对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下一步工作部署做了很好的介绍,评价指标非常系统、比较理想。对完善评价指标,谈了三点体会:一是,指标权重要再论证,经济方面权重偏低,民生这方面偏高;二是,目前指标侧重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病产生之后如何去治理,在预防城市病方面,也应进行考虑,需要治标治本相结合。三是,还可以更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意见。
鞍山市经信委主任王丹群对评价指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除了对智慧城市已有工作的评价,增加对智慧城市现有工作特别是路径的评价;二是,针对国家不同智慧城市发展情况,应有分类指标;三是,产业经济的权重偏低。
南通市经信委副主任邱爱军指出,有一套评价体系对目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评价指标总体上比较完善和全面的。对指标提了几方面建议:一是,基于对宜居城市的考虑,建议交通服务中考虑低碳出行,如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情况;二是,产业发展领域增加新一代经济技术的使用;三是,数字化带宽代表地方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应予以补充;四是,智慧城市是开放合作的,建议增加国际合作方面。
深圳市经信委处长李郑祥肯定了会议思路的创新性,打破了单纯政府关门内部讨论的工作方式,广纳地方和企业意见,非常务实。针对评价指标提出三条主要建议:一是,赞成更多地关注市民体验度,结合城市不同特点,建议增加一些比较具体的市民办事指标或服务创新等加分项;二是,通过评价将数据开放落到实处;三是,建议增加城市感知能力。
此外,广州市工信委总工程师饶坚、大连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刚、开封市智慧办副主任翟宝群、南京市信息中心处长陈铭、包头市石拐区信息中心主任郑利民、常德市智慧办主任唐西新等地方政府代表也纷纷围绕评价工作和指标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淮北市市长戴启远代表地方政府就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谈了感受和经验。
华为企业代表对评价指标提出了几条具体意见,一是,移动3G或4G,智能设施等建议作为加分项补充。二是,网络安全目前主要是组织和流程方面,建议增加技术层面的评价,比如应对常规攻击的技术防御能力。三是,产业经济指标目前比较单薄,可把地方的旅游、园区类经济发展作为加分项体现。
中电科企业代表指出,评价指标比较全面,包含了很多领域,基础设施的指标比较科学,市民体验度指标的设置可以弥补客观评价的不足。同时提出了两方面建议:一是,有些城市比较先进的,可以考虑多采用加分项。二是,市民没有感受到的内容,可以放到信息融合部分。
中兴代表表示作为企业非常赞同和支持评价原则及组织方式。针对具体指标提出:一是,政府服务中“一网”可以更明确地指出来,与互联网+政务服务一致;二是,运营机制中提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现在指标是引导企业投资占比多一些。考虑沿海和西部区域差异性,社会投资占比不应强行规定;三是,第三方运营定义有歧义,尤其是未来大数据的开发利用。
泰华代表肯定了评价指标逻辑清晰、覆盖全面,提了七点建议:一是,交通服务方面建议增加智慧停车评价;二是城市管理中补充灾害信息预警内容;三是公共安全方面,增加应急安全平台和数据安全预警内容;四是产业经济方面,建议增加服务产业的规划和发展的一些指标;五是,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方面,需进一步强调政府间共享;六是,信息安全方面,鼓励用国产化产品或服务;七是,市民体验度权重较高,可往上述增加的指标转移。
中国航天公司代表对评价指标提出了四方面完善意见:一是,社会公共治理方面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二是,视频监控中,如公共安全的覆盖率,应明确具体的范围,否则很难测评。三是注意政府信息采集和公开的时效性;四是地理信息中是否引导采用国产卫星。
北京泰豪代表对评价指标提出了四方面完善意见:一是绿色能源方面加入城市能源数据的开放指标,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控之后的使用效率等;二是需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的能耗、交通能耗监测情况;三是,可以增加基础设施智能化率,比如路灯的晚间自动控制能力等;四是基础设施对特殊人群的信息化使用,比如路口给盲人声音提示等。
此外,北斗航天科技、山东易华录、太极、中国航天科技、华三通信、方正国际、百分点、神州数码、安恩达等企业代表纷纷积极发言,就评价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处长孙维发言讲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定义发展阶段和成熟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也会逐渐成熟,今年推出2016年的版本,以后将根据新型智慧城市的实践和发展以及需求,会推出2017年、2018年的版本。国标委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去完善评价指标的内容。
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温锐松副处长发言谈到,从2014年的下半年开始,中央网信办会同国家发改委以及国标委相关部门开展了全国调研,在总结前面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考和报告,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新型智慧城市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信息造福国家、社会和人民。目前指标体系基本也贯彻了新型智慧城市建成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政府治理、融合创新的产业经济、安全可控的运行体系这样的要求,从成效、能力的角度,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央网信办会积极协同发改委来推动新型智慧城市的各方面资源,鼓励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的融合发展,把城市一级的各类支持政策来进行融合和提升。
单志广秘书长最后做了论坛总结,表示部际协调工作组秘书处以后将在部际协调工作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充分依托“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论坛”,不断完善论坛机制,吸纳地方政府、企业、学术界朋友们加入论坛,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加强部际之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促进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